2025年1月10日,北京高教学会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召开了2024年度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年会,我校荣获“2024年度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前任心理中心主任刘立新老师获得“终生成就奖”,心理中心专职教师朱艳新老师获得“先进个人”称号。
2024年度,北京工商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设计了“美心”、“联心”、“友心”三大项目,推进和完善心理护航工程,同时坚持研究与实践并重,公开发表论文6篇,其中一作SCI论文一篇;获批两项省部级课题,深耕与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中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主要开展的特色与创新工作如下:
美“心”项目:
遵循教学研究规律,完成本科全覆盖心理必修课32学时教学改革,坚持基础理论课堂教学和实践体验教学相结合,研发体验性课程方案、实施方式和评分标准,促进学生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互动中践行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技能,构建自助、助人心理健康网络。
立足学生普遍性、分众化、个性化的心理健康需求,重点打造“成长之路,从心开始”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实现不同年级全覆盖,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需求的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诉求,共开展5场主题讲座吸引学生1700余人次参加。
重磅推出心理中心IP卡通形象“满满&啡啡”,同步落地线下主题活动场景装置及文创产品,全力打造特色品牌形象,亲近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服务活动的可及性,为心理教育拓展多元场景与路径。
联“心”项目:
着力修通“校-家-医”协同育人联盟,聚合学校、家庭、医疗机构等力量,为心理困境学生量身定制心理服务方案,提供多种专业化支持和心理健康资源,滋润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与医院、专业机构深度合作,引入高水平校外专家开展讲座及督导等工作19场次,提升专业工作胜任力。
创新探索“小红花”计划,为需要精神科就医的多名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缓解他们就医诊疗的燃眉之急。
首次在学生入学前通过“萌新网站”发布调查问卷,广泛收集家长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和孩子一起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家长课堂”云讲座,前置家校联盟合作,预先激活家庭资源,启动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与严重危机学生家长开展累计超过60小时的专业工作,提升学生从危机走向转机的内生发展动力。
举办心理育人创新论坛,吸引北京高校百余名心理教师参加;为校内各类学工教师设计实施培训4场次,参训近200人次,全方位推动心理联合育人工作迈向新高度,开创心理教育工作新格局。
友“心”项目:
注重织密学生心灵守护网格,重点培育高质量学生心理社团,着力打造心理健康工作的友好支持队伍。发挥“心畔”工作室引领作用,启动首届朋辈“友心人”阶梯式成长计划,完善学生骨干培养体系,发挥朋辈力量和社区网格化“毛细血管”作用。
拓宽心理服务辐射领域,主动下沉“一站式”学生社区,增容二级心理辅导站的服务功能,开展学院心理辅导站试点项目“畅心伙伴”。
今后心理中心将继续推进三大项目,践行我校心理中心以“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中心的“一三三”工作体系,用实践与研究呈现“生命的联结,心灵的陪伴”工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