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市委教育工委《关于优化提升北京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行动方案(2023-2025)》等文件要求,推动五育融合促进心理健康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进一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实效,提高大学生心里素质水平,根据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关于举办2024年首都大学生心理健康季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定于4月至6月举办2024年心理健康季系列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五育润心 青春向阳”为主题,不断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切实增强学生对国家建设发展和个人成长成才的使命感和自信心,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活动内容
本届心理健康季结合当今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创新各类心理健康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活动参与度,在积极参与北京市举办的相关活动的同时,结合我校的校情、学情,组织开展以下系列活动:
1、导演人生——心理情景剧比赛
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小品演出等艺术方式,展现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境、冲突、烦恼,以及收获的喜悦、幸福、成长等,充分体验“做自己人生导演”的心理感受,不断丰满内心世界,促进自我成长。
时间安排:4月26日北京市举办赛前培训工作坊。校内自行开展并评选后,于5月8日前报送1部优秀作品,录制成MP4格式视频(时间不超过15分钟)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
负责单位: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2、青春活力——健身健心体育活动
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探索搭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共同发展的活动平台,帮助学生体验运动快乐、调节情绪状态、树立积极心态,营造积极向上、健康自信的校园氛围。
时间安排:校内自行开展并评选后,于5月20日17点前报送2个优秀作品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
负责单位: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3、心影流光——心理短视频展播比赛
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通过自行拍摄与剪辑整合,将日常生活拍摄制作为集趣味性、创造性、教育性为一体的心理短视频,促进学生在制作和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生活态度。
时间安排:校内自行开展并评选后,于5月20日前推选3类优秀作品(每类1个)发送至大赛组委会网盘。
负责单位:经济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
4、画中有话——心理漫画、剪贴画征集大赛
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心理漫画和剪贴画等多种艺术表达形式,将大学生活中的心理活动、生活体验及内心感悟形象地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内在心理韧性,展示大学生创造美和发现美的主观幸福感。
时间安排:校内自行开展并评选后,于5月12日20点前推选不超过3幅优秀作品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
负责单位:食品与健康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
5、共育心灵——心理成长演讲比赛
主要内容:通过演讲比赛,展示学生进入大学后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的心路历程,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经验等,锻炼学生更加从容接纳真实的自己,培养平和心态。
时间安排:校内自行开展并评选后,于5月10日17点前报送1部优秀作品,录制成MP4格式视频(时间不超过5分钟)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
负责单位:法学院
6、我爱我家——和谐宿舍创意大赛
主要内容:围绕学生宿舍生活成长中的暖心瞬间,将宿舍成员的积极状态和艺术创作高度融合,帮助舍友用心体验人际交往中的真、善、美,以此促进舍友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情感联结,营造和谐宿舍人际关系,增强宿舍凝聚力,促进全体宿舍成员的健康成长。
时间安排:校内自行开展并评选后,于5月15日前推选3类优秀作品(每类1个)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
负责单位: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7、心海导航——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主要内容:通过举办系列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提高大学生学习心理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学习心理知识的兴趣,将所学心理健康知识应用于实践,不断提升自身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积极心态。
时间安排:个人赛道于5月15日0点截止初赛答题,团体赛道需于5月7日前将心理健康知识相关主题短片录制成MP4格式视频(时间不超过3分钟)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
负责单位:商学院
8、同心同行——朋辈心理技能大赛
主要内容:组织学生心理骨干展示心理工作技能,引导学生发挥朋辈领航作用,学会照顾自我、关爱他人,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有效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朋辈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知识应用、助人自助等能力。
时间安排:校内自行开展并评选后,于5月15日24点前报送1部优秀作品,录制成MP4格式视频(时间不超过5分钟)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
负责单位: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9、启智润心--——心灵阳光大讲堂
主要内容:精心策划面向师生的专题心理讲座,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师生掌据心理健康调适技能,增强有效应对学习与生活中应激挑战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时间安排:4月-6月。
负责单位: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10、携手联动——校家社医共护学生心理健康
主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课堂、家长会等,引导家长关注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积极邀请心理专家、专业医疗人员入校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学生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培育积极乐观心态。
时间安排:4月-6月。
负责单位: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11、‘绿’动一下‘植’等你来——植物创意手工活动
主要内容:通过从事植物创意手工活动,接受视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刺激,锻炼手部运动协调度,激发头脑创意,集中注意力,美化生活空间,陶冶情操,感受生命活力,增强心流体验感。
时间安排:4月-6月。
负责单位: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12、趣味心理运动会
主要内容:开展集趣味性与运动性于一体的团体竞技项目,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放松愉悦身心,挑战自我,享受乐趣,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
时间安排:4月。
负责单位:体育教学部
13、班级素质拓展活动
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锻炼学生的身心协调能力,增强班级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提升个人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时间安排:4月-6月。
负责单位: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14、团体辅导活动
主要内容:聚焦学生所关心的自我成长、人际困扰、情绪调节管理等主题,开设团体辅导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在安全包容的场所下进行觉察讨论、互动反馈、体悟改变的机会,促进个人成长。
时间安排:4月-6月。
负责单位: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15、“心畔”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室心理骨干理论及实践培训
主要内容:通过理论讲授、实践培训、学习研讨和活动开展多维模式开展本科生及研究生心理骨干培训,构建学习型朋辈辅导队伍,提高本科生及研究生心理骨干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提高心理骨干危机识别能力和心理健康活动组织开展能力,促进学生心理骨干队伍建设。
时间安排:4月-6月。
负责单位: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积极承办。举办心理健康季活动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各学院应高度重视,积极承办。此项工作开展情况是学院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2、精心组织,营造氛围。各学院要结合实际,根据北京市各项活动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详见后续通知),研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广泛组织学生“动起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覆盖每名学生,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3、探索创新,提高水平。各学院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漏洞,加强交流,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好水平,努力打造工作品牌。
4、加强重点工作与特色活动的宣传报道,活动过程中留存相关材料,活动完成后整理并汇总至心理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 学生处
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2024年0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