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2023年春季开学北京高校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北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我校积极响应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号召,定于3月至6月举办2023年心理健康季系列活动。有关活动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笃定信心、勇毅前行”为主题,激发大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心理动力和意志品质,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活动内容
本届心理健康节的活动以增强大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使命感和自信心为重点,结合当今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创新各类心理健康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活动参与度,在积极参与北京市举办的相关活动的同时,结合我校的校情、学情,组织开展以下系列活动:
1、融洽心灵——阳光心理大讲堂
内容:整合首都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和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教师资源,组成高校心理讲师团,面向高校师生开展专题心理讲座,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健康调适技能,引导师生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应激挑战,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时间:4月-6月
负责单位: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2、吾画吾心——心理漫画征集大赛
内容:引导大学生以心理漫画艺术表现形式,将大学生活中的心理活动、生活体验及内心感悟形象地展现出来,诠释心理健康理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激发大学生内在的心理韧性,助力大学生以更理性平和、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
时间:校内自行开展并评选后,于5月1日前推选3幅优秀作品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
负责单位:外国语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
3、心灵奇旅——心理成长演讲比赛
内容:根据学生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围绕“笃定信心、勇毅前行”主题,将自己的成长或应对挫折的方法等通过演讲表达出来,从而激发更多学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驱动力和行动力,展示当代大学生砥砺奋进、勇毅坚定的精神风貌。
时间:校内自行开展并评选后,于4月30日前推选1个优秀作品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
负责单位:轻工科学技术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经济学院
4、书香润心——心悦读书活动
内容:倡导大学生阅读经典、涵养心灵,由学校推荐阅读书单或学生自己选择一本对个人产生重要积极影响的书籍进行研读,并提交读后感,将阅读感悟与自身学习生活相联系,重点讲述该书对自身影响和改变的过程。读书形式由各学校自行组织。
时间:校内自行开展并评选后,于5月20日前推选个人自读、团体共读赛道各2个优秀作品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
负责单位:食品与健康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国际经管学院
5、同侪力量——朋辈心理互助论坛
内容:举办首都高校朋辈心理互助专题论坛,搭建首都高校学生朋辈互动团体工作经验交流的平台,展示各类学生心理自助和互助团体的工作风采,创造互相学习和借鉴机会,营造朋辈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朋辈心理互助工作实效。
时间:4月-5月
负责单位: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6、幸福家园——和谐宿舍创意大赛
内容:通过视频短片或和谐宿舍图文总结等方式,讲述大学生宿舍关系发展的故事,发掘和推广行之有效、富有创意的宿舍关系建设方法,促进大学生掌握营造和谐宿舍氛围的方法,提升积极主动的沟通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时间:校内自行开展并评选后,于5月15日前推选“绘图”“推文”“视频”三类赛道各1份优秀作品发送给大赛组委会
负责单位:商学院
7、心理素养——心理健康知识竞赛
内容:以自愿在线答题的方式,考查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促进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提升关注心理健康意识,激发大学生内在成长动力。考查重点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必修课相关内容。
时间:5月15日0点-5月21日24点
负责单位:人工智能学院、电商与物流学院
8、校园故事——心理情景剧比赛
内容:组织开展校园心理情景剧活动,结合大学生生活学习素材,融入心理学相关原理和技巧,寓教于剧,通过学生参与情景剧的编排和表演,让参演学生和观看学生得到领悟成长,从而理解心理成长课题和学习心理调适方法,不断在生活中提高心理素质,展现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时间:校内自行开展并评选后,于5月11日前推选1个优秀作品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
负责单位:数学与统计学院、经济学院
9、心信相印——心理书信征文比赛
内容:组织学生以书信的形式诉说心声,抒发心中所想所寄,通过书面语言勇敢表达对自己或对师长、亲朋等的感情,载爱于诗书,寄情于书信,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关爱自我,促进自我成长和接纳,增强与他人的有效沟通,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收获快乐、体会心灵感悟,积极面对生活。
时间:组织学生自行于4月30日之前上传参赛作品
负责单位:计算机学院、法学院
10、心理嘉年华
内容:融合多样化心理技术手段,组织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各种活动获得真实体验感受,引导学生觉察与关注自身与他人的心理健康,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常见的心理自助调节方法,创设良好的心理育人氛围,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时间:5月17日-19日
负责单位: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11、心理骨干理论及实践培训
内容:通过理论讲授、实践培训、学习研讨和活动开展多维模式开展本科生及研究生心理骨干培训,构建学习型朋辈辅导队伍,提高本科生及研究生心理骨干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提高心理骨干危机识别能力和心理健康活动组织开展能力,促进学生心理骨干队伍建设。
时间:4月-5月
负责单位: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12、新任辅导员心理谈话工作技能系列培训
内容:为了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心理谈话工作的实效性与专业性,“慧眼仁心”工作室将针对本校及北京市新任辅导员开展系列培训,包括工作概述、伦理法论议题、心理援助与辅导、危机转介与后援等十讲内容。
时间:4月-6月
负责单位: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13、心理健康普查
内容:通过网络心理测评方式展开全校范围的学生心理健康普查,进一步全面了解和掌握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建立和完善全体学生心理成长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支持干预工作。
时间:4月-5月
负责单位: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积极承办。举办心理健康季活动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各学院应高度重视,积极承办。此项工作开展情况是学院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2、精心组织,策划周密。各学院要结合实际,根据北京市各项活动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详见附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要精心组织,广泛发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保证活动的覆盖面。
3、探索创新,提高水平。各学院应积极探索创新活动形式,不断提高水平,努力形成品牌性传承性活动。
4、活动完成后,请注意保存相关资料,整理并上报心理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 学生处
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2023年04月10日